当前位置:零点看书 > 历史小说 > 大汉风华从扫平西域开始 > 第十二章 得偿所愿

第十二章 得偿所愿

张越在心中告戒自己,“万不可成为何不食肉糜之辈!”
“不知先生名姓,如此高材,何不为大汉效力……”
张越觉得眼前之人是个人才,主动对此人发出邀请。
那男子面露惊喜之色,立即学着汉人的模样拜道
“下国尉袁生,拜见君侯,愿为大汉走狗……”
张越笑着把尉袁生扶了起来,回轮台后把他安排在了蔡汀手下做事。
……
张越班师回到轮台时已经是十月底,长安来的亲使也已抵达轮台。
“……有营田校尉越,承圣命,倚神灵,以轮台之兵,破日逐王,扬旌天山,蹈龟兹,斩伪王驹首。立昭明之功,扬威万里之外。”
“南北诸邦闻讯慑伏,莫不惧震,西域五十六国乡风驰义,争相稽首来宾,愿守西藩,累世称臣。”
“越立大功,定西域之安,勋莫大焉。
《易》曰:‘有嘉折首,获匪其丑。’言美诛首恶之人,而诸不顺者皆来从也。论大功者不录小过,举大美者不疵细瑕。
《司马法》曰‘军赏不逾月’,欲民速得为善之利也,故宜表其功,……”
“赏黄金五百斤,赐玄甲一领,溢五百户……迁西域营田都尉,使持节,掌西域营田及征伐诸国事。
“陛下万年!”
张越心情激动的接过诏书,经过近七年的奋斗,他终于成为了比二千石的一方大员。
西域既没有设置郡国,也没有设置长使府或者都护府,张越就成了大汉在西域事实上的最高长官。
“为君侯贺!”
“为诸君贺!”
轮台上下皆是喜气洋洋的祝贺着张越和被封赏的一众军官。
除了张越外,长安对其他人的封赏也极其丰厚。
李肆拜关内侯,仍然担任楼兰营田校尉。
马汉因拜城之功拜关内侯,迁为乌垒营田校尉。
韩江也因天南之战和库车水之战拜关内侯,迁尉犁营田校尉。
原尉犁营田校尉开陵侯成娩则迁为护乌丸校尉,一下子被调到东北去了。
蔡汀也迁为轮台长史,正式成为大汉六百石的官员。
杨友心满意足的获得了军侯之位,不过具体怎么安排没有明确,显然是交由张越自行处置。
最让人意外的是,郭开竟被拜关内侯,迁戍己校尉,驻姑墨,成为西域事实上的二把手。
其他将士也多有升迁,就连普通士兵也获得了2000钱的奖赏。
长安的封赏下来后,整个轮台皆陷入欢乐的海洋。
但张越在经过仔细思量之后却发现此次封赏颇为蹊跷。
长安这一番操作,实际上却是让西域汉军的力量分散了。
这在军事是是完全不可取的,尤其是现在又是汉匈战争的关键时期。
在姑墨设置戍己校尉,更是让人难以理解。
姑墨西为温宿、尉头两国,南为于阗,北与乌孙接,东为龟兹国。
西边的温宿和尉头都是毫无威胁的小国。
南面的于阗虽然有一定的力量,但距离遥远,需马行15日才能到。
唯一强大的是北面的乌孙,但乌孙此时与大汉正属于蜜月期。
在细君公主和解忧公主的努力下,乌孙在汉匈战争中实际上已经偏向大汉。
如果不是乌孙国内大小昆莫相制,乌孙早就对匈奴开战了。
“诸公以为长安此举何意?”
轮台营田都尉府中张越正召集众人议事。
“长安诸公湖涂了吗?”第一个跳出来的是杨友。
这一次他被迁为长史,虽然欢喜,但轮台被拆分却又让他感觉难以理解。
“这恐怕是长安诸公有意为之啊!”韩江皱着眉道
“难道,长安有人对君侯不满?”
众人各自发表意见,议论纷纷。
张越向李肆询问道,“先生可知是谁向皇帝进言的?”
李肆如今已经向众人坦白了自己的身份,众人也知他与贰师将军的关系。
李肆道,“拒肆所知,此事向陛下进言的却是文学博士徐堰……”
张越若有所思,“到底是太子,还是关东豪强!”
“先生认为,当下当如何处置?”
李肆笑道,“君侯不是已经有决断了吗?”
张越微微一笑,算是默认了。
随即他下达了新的命令。
直接对抗长安的命令自然是不可取的,那就是找死,但在具体操作时张越这营田都尉的自主权还是很大的。
“将在外有所不受!”这本就是张越本该拥有的权力。
“郭开!”
张越首先叫了郭开的名字。
“命尔率300士卒,驻天南城……”
“诺!”
“马汉,尔率二百士卒驻延城……”
“诺!”
“郭开、马汉尔二人驻扎于外,当多与两国贵族百姓交……”
“韩江,尔在尉犁,当加筑铁门关,此乃西域门户,万万大意不得……”
最后张越又下令,赦免汉军亡人及逃兵之罪,愿归轮台者皆可授田四十亩。
【认识十年的老书友给我推荐的追书app,野果阅读!真特么好用,开车、睡前都靠这个朗读听书打发时间,这里可以下载.yeguoyuedu】
“尔等当恪尽职守,护吾大汉威名……”
“诺……”
众人离开后,张越单独找上了李肆。
“李公,吾计划归长安,公以为如何?”
李肆笑道,“大善,肆亦有意同行……”
正好长安来的亲使还在轮台,张越与李肆两人直接把请归长安的奏本交给了亲使,请其代转。
长安来的亲使离开后,轮台又进入了冬宿麦的播种工作之中。
这两年虽然轮台一直处于战火之中,但屯垦之事却始终没有停止下来。
经过这些年的发展,轮台已经开垦出的土地已经达到了40万亩。
其中适合种植冬宿麦的土地约20万亩。
宿麦制成的各式食品已然成了西域汉军的主要军粮。
为了保证宿麦的种植,张越带头加入了紧张的播种工作之中。
抢种完宿麦,已然是到了十一月中旬。
天汉十一月二十四,长安终于传来了允许张越、李肆等回京的批复。
张越准备一番后于天汉四年十一月二十八日启程东归。
随行的有除了云阳县的移民代表外,还有粟特商队的代表摩尼和杨友、赵广汉等人。
李肆此时已经回到楼兰,两人将在楼兰汇合后一道前往长安。
计划赶不是变化,抵达楼兰不久,就下起了暴雪,大雪封路,一行人只得在楼兰暂住停留。
这日张越与李肆两人正在楼兰李肆府中饮酒赏雪。
“哒哒哒!”
漫天风雪中一骑探马,冲入了楼兰城。

上一章目录+书签下一章